構建網絡安全新生態 環保大數據產業迎黃金期
發(fa)布(bu)時間:2017-03-14
來(lai)源(yuan):
瀏(liu)覽(lan)量(liang):1248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必須統一謀劃、統一部署、統一推進、統一實施。”信息化發展涉及的領域愈廣泛、愈深入,信息安全問題就愈多樣、愈復雜。
李克強總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指出,“加大依法監管力度,維護網絡和信息安全”。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在3月9日所作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中強調,今年將制定《網絡安全法》等多部法律。這證明網絡和信息安全已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
我國目前面臨著哪些網絡安全問題?這些問題怎么解決?2016年兩會,多位代表對網絡安全提出許多建議。
全方(fang)位(wei)多層(ceng)次關注(zhu)網絡安全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2015年中國大數據發展調查報告》顯示,受訪的國內企業中,已有超過55%的企業部署了大數據應用。2014年中國大數據市場規模約為84億元,2015年達到115.9億元,增速達38%,預計2016年—2018年中國大數據市場規模將維持40%左右的高速增長。業內分析,在未來5年—10年,中國大數據產業將迎來黃金增長期。
全國人大代表廖仁斌認為,大數據安全是制約大數據產業發展的主要障礙,若大數據安全不能保障,公民將不愿貢獻個人數據,各個行業將會減少大數據平臺和應用的部署和共享,一個原本快速增長的大數據產業,將會在數據安全的威脅中失去活力,國家也會失去發展大數據的機會,從而直接影響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網絡安全問題更加凸顯,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公民個人信息和隱私安全問題。大數據的匯集不可避免地加大了公民個人信息和隱私數據信息被泄露的風險。大數據時代,想完全屏蔽外部數據商挖掘個人信息非常困難。目前,電子郵件、微信、微博、視頻發布、電子商務、科學計算、社交網絡等已成為人們日常數據交流發布的平臺。而通過數據中大量的個人信息,可以關聯分析和挖掘出公民個人身份、賬戶、位置、軌跡等敏感或隱私信息,使得對大數據的采集和利用很容易侵犯公民的個人信息和隱私,惡意利用的技術門檻大大降低。
其次是行業和企業數據安全問題。各個行業和企業在利用大數據獲得信息價值的同時,也在不斷累積風險。大數據通過分布式云化計算,在系統中進行上傳、下載、交換的同時,極易成為黑客與病毒攻擊的對象,大數據平臺和各類應用服務系統一旦被入侵并產生泄密,則會對行業和相關企業的信譽、研發、銷售、服務和品牌等多方面帶來嚴重沖擊,并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
再次是國家安全問題。各個國家在信息設施和重要機構以及能源、交通、金融、商業等重要基礎設施與軍事設備等都依賴信息網絡,海量數據的采集、傳輸、存儲、處理過程,都存在遭受攻擊的可能性,信息設施和重要機構等都可能成為攻擊目標,國家安全甚至可能受到信息戰的威脅。若數據管理和技術防范不當,大數據還可能成為網絡恐怖主義利用的新資源,網絡恐怖主義可通過分析工具竊取無所不在的數據資源,獲取情報,進而威脅國家安全。
全國人大代表馬化騰重點關注了信息詐騙犯罪等社會問題。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015)》顯示,我國網民近一年來因個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詐騙信息等現象導致總體損失約805億元。他認為,沒有一個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沒有了生存的土壤,再好的互聯網產品和服務都沒有意義。
構建(jian)網絡安全新生態
建立安全的量子互聯網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院士從技術角度切入,表示未來要形成天地一體的全球化量子通信基礎設施,形成完整的量子通信產業鏈和下一代國家主權信息安全生態系統,構建基于量子通信安全保障的未來互聯網,即“量子互聯網”。
“從原理上來說,量子通信是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潘建偉說,“由于作為信息載體的單光子不可分割、量子狀態不可克隆,所以可以抵御任何竊聽的密鑰分發,進而能保證用其加密的內容不可破譯。”(來源: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