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视频iOS

股票代碼:SZ.300203
EN
聚光

回到頂部

臨安打響科創“金名片”,爭做“創新策源地”的重要一極
聚光 發(fa)布(bu)時(shi)間:2022-08-16 聚光 來源:杭州日報 聚光 瀏覽量:710
正值全省上下全力推進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之際,今天,《杭州日報》對臨安如何打響科創“金名片”,爭做“創新策源地”的重要一極進行了專版報道,青山湖科技城作為主角,再獲“點名”。


“十四五”開局之年,臨安經濟“半年報”交出高分答卷

1-7月,財政總收入114.17億元,增長56.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1.69億元,增長54.2%,增幅均居全市第一,兩項收入已超去年全年總和。

21個主要經濟指標中有14個經濟指標增幅排名躋身全市前五。“高”“新”“數”發展態勢強勁:高端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工業的比重達到了51.6%,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80.82%;高端裝備制造業增幅居全市第一,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居全市第三;高端裝備制造業增加值、數字經濟增加值增幅分居全市第一和第三;工業技改投資15.4億元,增長40.8%,占工業性投資比重為60%,高新技術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所有這些亮眼數據,為臨安打響“科創”金名片、打造科創大走廊“創新策源地”注入滿滿信心與強勁動能。


潘(pan)勁草 攝

“沿鏈聚合”做強創新引擎

建設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是浙江在“十三五”期間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作為大走廊上的重要一極,青山湖科技城被賦予了全力打造“硬科技”創新策源地的使命。

“硬科技”需要一批“過硬”的項目來支撐

今年3月30日,基于對臨安和青山湖科技城產業發展格局的分析,以及對城西科創大走廊“十四五”規劃的思考,臨安區委書記童定干在調研青山湖科技城時指出,青山湖科技城和臨安全區應在產業鏈招商上下功夫,做深延鏈、補鏈、強鏈文章,著力扶持優勢企業做強做大、延伸產業鏈,不斷招引上下游企業集聚,形成產業集群。

為全力推進招商引資,臨安高規格成立招商引資工作指揮部。由區委書記任總指揮,區長任第一副總指揮兼辦公室主任,先后赴北京、深圳等地敲門招商。全區各鎮街平臺主要負責人也迅速行動起來,紛紛帶隊外出敲門招商。紀委監委第四紀檢監察組持續跟進重點項目監督,緊盯專家評審、項目驗收等關鍵環節,持續優化區域創業環境,為科技發展建設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

據臨安區商務局的統計數據,1-6月,臨安已累計外出招商238批次,共簽約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6個,盯引(在談)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14個,簽約落地投資1億元以上項目18個。實到外資1.6億美元,完成年度任務的85.03%,取得外資有史以來半年度最好成績。其中高技術外資3800萬美元,完成131.6%,超額完成任務要求。在全市招商考核中名列前茅。在招引的諸多項目中,一大批精密儀器產業項目抱團落戶,格外引人關注。



這與臨安依托“鏈主型”企業,進一步做大微電子和精密儀器產業,把青山湖科技城“硬科技”+“新制造”名片進一步擦亮的戰略意圖的貫徹和落實息息相關。

今年以來,青山湖科技城與精密儀器產業的“鏈主型”企業譜育科技(聚(ju)光科(ke)技(ji)自孵(fu)化(hua)子(zi)公司-高端科(ke)學(xue)儀(yi)器創新平(ping)臺)合作成立了2億元規模的產業投資基金,用于扶持譜育科技招引上下游企業,入駐青山湖科技城,做大精密儀器產業。

短短數月時間,精準招商和基金的撬動效應,就給青山湖科技城的精密儀器產業帶來了全新活力。青山湖科技城商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已先后有聚光旗下子公司譜育科技譜聚醫療、譜康醫療、艾思睿等7個項目簽約落地青山湖科技城。另外,還有10余個精密儀器產業鏈項目正在洽談中。產品應用覆蓋了環境監測、生命科學、食品安全、醫療檢測等十多個領域。這些項目的落地、孵化和產業化,將全面提升我國精密儀器在質譜、色譜、光譜等技術領域的自動化、智能化、國產化水平,告別長期依賴進口的“卡脖子”局面。

青山湖科技城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青(qing)山湖科技(ji)城將(jiang)突出“硬科技(ji)”+“新制(zhi)造”,以(yi)微(wei)電子和精(jing)密儀器產(chan)業(ye)(ye)鏈為(wei)突破(po)口,著力深挖海(hai)康(kang)系、聚(ju)光(guang)系、阿里(li)系、浙(zhe)大(da)(da)系、院所系“五個系”創新資源,重點抓好海(hai)康(kang)和聚(ju)光(guang)兩大(da)(da)龍頭,大(da)(da)力招(zhao)引“鏈主型”企(qi)業(ye)(ye)、產(chan)業(ye)(ye)鏈頭部(bu)企(qi)業(ye)(ye),加快集(ji)聚(ju)一(yi)批(pi)國內(nei)外一(yi)流大(da)(da)專院校(xiao)、科研院所的研發機構和頭部(bu)企(qi)業(ye)(ye)研發中心,確(que)保全年落地10億元以(yi)上項(xiang)目(mu)10個、億元以(yi)上制(zhi)造業(ye)(ye)項(xiang)目(mu)50個。

“招才引智”激發創新活力

精密儀器抱團來“臨”謀發展,給青山湖科技城打造“一平臺兩中心”帶來了信心和雄心。作為青山湖科技城首個集辦公、研發、生產、居住、商業配套于一體的產業社區,LinkPark(濱河)產業社區建設還沒有完全竣工交付,但入駐企業已經滿員。光譜育科技引領新入駐的上下游企業,就“吃掉”了整整一幢樓。啟爾機電、利珀科技、聚融醫療等在本地“裂變式”成長的企業也已經“瓜分”剩余的研發辦公空間。

隨著LinkPark(濱河)產業社區即將在國慶前后全面投入使用,這里正在成為工程師協同創新的集聚地。青山湖科技城有關負責人介紹,最近三年間,光譜育科技、利珀科技,就吸引了大量的碩士、博士加盟創新創業。目前,兩家單位已累計有博士20多名、碩士百余人。尤其是譜育科技,加盟創業的碩、博人才,更是以每年翻番的速度迅猛擴增。預計到今年年底,譜育科技將擁有本科學歷(及以上)員工和技術研發人員約2000人。

蔣(jiang)雷超(chao) 攝

正是他們的強力的支撐,使先進精密儀器制造業協同創新中心納入省重點創建名單,譜育科技二期項目列入國家發改委重點專項,使臨安打造全國精密儀器創新策源地,前景燦爛、未來可期也正是各方人才的抱團來“臨”,為LinkPark加快建設先進精密儀器共性技術研發及工程化創新服務平臺、先進精密儀器制造業創新中心、未來微電子制造設備及核心零部件產業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夯實了信心。根據本次全會傳遞的信息,接下來,臨安還將持續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將實施“硬科技產業人才引育”和“生命健康人才引育”工程,精準招引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等硬科技產業人才和團隊,確保新建生命健康領域院士專家工作站1個,引育硬科技產業和生命健康領域高層次人才各10名,引進落地硬科技海外高層次人才項目10個,培養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各1000名,新增博士后工作站2家。為城西科創大走廊打造創新策源地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輻射帶動”放大科創效應

科技創新需要八方賢才,更需要“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革故鼎新精神。

自西遷臨安以來,杭叉股份就是一直是創新圖強的模范生。正是以杭叉為代表的一批裝備制造企業的“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日漸擦亮臨安高端裝備制造的科創金名片。

自從2015年國務院印發中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智能制造浪潮一浪高過一浪。這些年,杭叉就始終是智能制造的堅定踐行者和弄潮兒。2017年至今,杭叉的叉車銷量和銷售產值均實現了翻番,但用工卻始終保持“零增長”。背后是杭叉在智能制造、未來工廠建設道路上的大踏步革新。

杭叉集團工藝研究所所長徐剛介紹,目前,杭叉的焊接、組裝等傳統勞動密集型工位均已實現大幅度的機器換人,兩類工種的自動化率分別達90%、80%,高危崗位全部實現機器換人,生產效率提升35%,營運成本降低22%,產品裝配一次性不良品率降低了47%,能源利用率提高20%。杭叉智能工廠、未來工廠是助力數字化、國際化新杭叉建立的重要支撐。



近年來,伴隨著智能制造的不斷升級,杭叉的產品供給模式由以往的“我要生產什么”轉向了“客戶需要什么”,成為響應并落實供給側和需求側改革的成功典范。如今的杭叉,從接單到生產,個性化定制率已超過70%,庫存周期縮短了50%,實現了從接單、生產、入庫、發貨、售后服務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和云端管理,推進了杭叉在高效柔性生產、智慧化管理、產業鏈協同、后市場服務等方面的全方位提升。

接下來,臨安將持續放大杭叉未來工廠的“輻射帶動”效應,支持更多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力爭創建省級未來工廠、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工業互聯網平臺各1家以上,新增杭州市級“未來工廠”培育企業20家以上,實施數字化改造(工廠物聯網)項目40個以上,實現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全覆蓋。

而打造一批“未來工廠”只是臨安擦亮科創金名片的行動之一。

根據臨安區“十四五”科技規劃,未來五年,臨安科技發展將力爭實現“六倍增六提升”。即: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規上企業研發投入、每萬名就業人員中R&D人員數、市級以上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孵化平臺面積實現六個倍增;規上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新增科技型上市企業數、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新增市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及新型研發機構數、新增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數、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實現較大幅度提升。

圍繞青山湖科技城打造創新策源地,臨安還將實施創新能力提升、創新資源統籌優化等七大工作37個攻堅項目。積極引進、培育和集聚科技型企業,加快形成領軍型科技企業“頂天立地”、科技型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發展格局。到2025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6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達1200家以上,成長起若干具備國際水平的創新型企業,打造具有強大輻射帶動作用的區域創新增長極。
Copyright 2021 FPI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所展示技術參數等數據具體以實際產品說明書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