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视频iOS

股票代碼:SZ.300203
EN
聚光

回到頂部

產業觀察:民營上市環保公司與國有資本的這一年
聚光 發布(bu)時間:2020-04-26 聚光 來源(yuan): 聚光 瀏覽(lan)量:17701
關(guan)鍵(jian)詞:國資(zi)增(zeng)持
環保產業包括城鎮和工業污水處理,大氣脫硫脫硝、除塵,土壤修復,生活垃圾處理、固廢處理及資源化利用,噪聲處理以及相應的設備生產,監測和以環境影響評價為代表的咨詢服務行業。環保產業以民企為主,占比超過九成。但自從2018年以來,不少環保企業開始出現資金鏈斷裂的危機,神霧環保、盛運環保、凱迪生態等多家民營環保企業更是爆發了債務違約。在此背景下,多家民營環保企業選擇賣身給資金充裕的央企、國企。
筆者通過整理民營上市環保公司與國有資本接觸、聯姻、分手等案例,試圖就行業目前的現狀和未來趨勢進行一些分析及判斷,與產業界同仁分享。
情投意合,終成眷屬
事件1:海淀國投控股三聚環保。2019年4月15日三聚環保(300072)發布公告,繼去年3月公司與海淀國投簽署協議接受其4億元財務資助之后,公司再獲15億元財務資助,期限為兩年,年利率為5.225%。4月18日公司全資子公司北京三聚綠源有限公司獲國家開發銀行北京分行近4億元不超過10年期貸款,用于支持公司開展秸稈生物質綜合利用,消息發布后,三聚環保接連漲停。
北京市海淀區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通過旗下北京海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自2018年5月起增持三聚環保24800萬股,持股占比增加到29.47%。
事件2:中建啟明控股環能科技。2018年12月,經國務院國資委審核,原則同意中建啟明協議受讓環能投資所持有的182,809,171股環能科技(300425)股份。2019年1月,環能科技發布股東信息,中建啟明已經持有環能科技1.83億股,占股本27%,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
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名四川環能德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磁分離水體凈化技術為依托,從事污水處理工程服務。據企查查顯示,中國建筑持有中建啟明100%股權。作為傳統的建筑房地產企業集團,中國建筑2017年排名世界500強第24位,此次控股環能科技后續還有哪些實質性業務合作,值得市場關注。
好事多磨(mo),是(shi)否仍(reng)有后(hou)續
事件3:碧水源擬引進川投集團。2019年1月11日,碧水源(300070)發布《股份轉讓暨戰略合作意向性協議》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文劍平,股東劉振國、陳亦力、周念云及武昆,擬分別向川投集團轉讓公司5.69%、3.37%、0.91%、0.21%和0.52%的公司股份。上述5人合計擬轉讓公司10.70%股份,轉讓完成后,川投集團將成為碧水源第二大股東。
2019年3月1日,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再次發布公告,表示與川投的戰略合作協議有效期已屆滿,因交易各方尚未簽署續期協議,且正式協議中部分條款尚未達成一致暫未簽署股份轉讓正式協議,本意向性協議已失效。
事件4:川能擬參股盛運環保。2018年5月,四川國企川能集團、盛運環保、開曉勝簽訂協議,開曉勝將其所持13.69%股份全部轉讓給川能集團,以使后者獲得盛運環保控制權,且對盛運環保垃圾發電項目投資不低于156.75億元。
2019年4月1日,盛運環保發布公告稱,川能集團已終止對公司的股權并購工作。目前,宣城、濟寧項目與川能集團的合作處于終止托管移交階段,除這兩項目外,其與川能集團尚未開展其他方面的合作事宜。
事件5:湖南金陽擬參股永清環保。2018年10月9日,永清環保(300187)發布《關于引進戰略投資者暨控股股東永清集團簽署<投資合作框架協議>的公告》,永清集團擬向湖南金陽投資集團轉讓其持有的公司不超過30%的股份。
金陽投資集團出資人為瀏陽市人民政府,永清集團持有永清環保股份數量為4.06億股,持股比例為62.59%。本次股份轉讓完成后,永清環保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不發生變化。但到目前為止,此次轉讓并未得到確認。
分道揚鑣(biao),選(xuan)擇民營(ying)資本
事件6:興源環境最終選擇新希望。2019年1月,興源環境發布公告稱,浙江余杭轉型升級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擬以現金4億元出資,杭州余杭擬以不超過 6億元的資產出資,向興源控股增資,協助穩固其上市公司大股東地位。值得關注的是,浙江余杭實際控制人為余杭區國資委,杭州余杭系余杭區政府授權范圍內的國有資產經營,兩者兼屬于國有控股。
就在大家以為興源環境即將聯姻國資之時,2019年3月29日,興源環境發布公告稱,興源控股將其持有的23.60%公司股份轉讓給新希望投資集團,轉讓總價14.49億元。新希望集團的主業農牧、化工等行業。4月18日,興源環境發布《關于控股股東協議轉讓股份過戶完成的公告》。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初至今,神霧集團、盛運環保、東方園林、天翔環境、凱迪生態、中金環境、美晨生態等12家民營上市環保企業向國企、央企出售或擬出售股權。為何這一年有如此多的環保上市企業萌生去意或尋求輸血?國資為何成為其輸血的首選?這種現象是否在未來一段時間繼續發酵成為一種產業趨勢?
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陷入危機的主體主要是從事公用環境領域的大型民企上市公司。2018年在國家防范金融風險的大背景下,整個社會的資本流動性趨緊,房地產、金融等行業也是資金鏈斷裂的重點行業,股權轉讓、質押、債務融資活動頻繁。環保行業中重資產環保企業,比如工程類,深度參與PPP項目的企業資金鏈緊張,更易受到大環境影響。
        同時,應收賬款回款難導致現金流惡化,需要大規模輸血。如興源環境2017年營收不足37億元,目前地方政府拖欠款已超50億元。桑德集團截至2018年11月14日,集團及其投資控股公司20個項目遭遇政府拖欠款,欠款總額近35億元。
2、有利于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環保是一個公益性很強的政策性行業,民營企業占比超過九成,工程類項目大多需要墊資,而民營企業融資成本比國企高出至少5個百分點(民營企業的貸款利率達10-12%左右,國有企業為4-6%),部分企業為獲得貸款,利率甚至更高,不少民企老板拿自己的股權進行質押獲取銀行貸款。比如碧水源2018年的財務成本是2017年的3倍,通過與國企聯姻有利于降低融資成本。
3、與國企聯姻有利于市場競爭。除了在融資方面遭遇不平等對待,在政府作為甲方的生態環境項目融資和評標中,地方政府明顯傾向于央企國企,民營環保企業只能在央企國企拿到的項目中低價分包到其中的環保工藝部分,有的還要以企業墊資為條件,民營環保企業在與央企國企的競爭中處于明顯的弱勢。如能與國資聯姻,有利于利用國企的背景參與市場競爭。
4、國企增持有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2018年5月,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隨后,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實施七大標志性戰役的通知,政策支持的力度空前。
        部分國企隨即通過設立環保事業部,成立或收購獨立法人的環保公司等方式進入環保市場。此舉對國企來說有一箭雙雕的作用,部分國企從事的行業對環境有一定的破壞,比如化工、石化等行業,通過成立環保公司一方面解決國企自身的環境責任問題,另一方面又能在市場中獲得業績和利潤。而對于中國建筑這種工程類的國企而言,通過控股民營上市環保公司這種方式未來可以拓展工程業務產業鏈,且能“短平快”的效果。
展望未(wei)來,情況(kuang)是否(fou)已經發(fa)生了變(bian)化?我們看以(yi)下幾個要素:
1、資金面。根據中國人民銀行4月13日公布的“2019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2019年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8.1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34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6.29萬億元,同比多增1.44萬億元,可以看出,國家在資金方面已經開閘,筆者預計放水仍將持續,但水是否能夠留到環保企業中來,還有待觀察。
2、財政預算及市場規模。從3月份財政部公布的中央一級的財政預算來看,大氣污染防治資金250億,較去年增加50億,土壤污染治理資金60億,較去年100億下降40億。2019年中央將適度增加地方政府債券規模,特別是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日前,財政部已將3月份全國人大批準2019年全年地方政府債務限額下達給地方。根據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預測,實施七大標志性戰役和土壤污染治理環保投資總需求約為4.3萬億元,投資直接用于購買環保產業的產品和服務約1.7萬億元,間接帶動環保產業增加值約4000億元,市場規模和需求將繼續釋放。
3、稅收政策。2019年3月20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今年1月1日至2021年底,對污染防治第三方治理企業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但據筆者了解,能享受到此政策的環保企業并不多,優質的環保企業已經是高新技術企業,之前已經享受了退稅政策。因此,此政策效果還有待觀察。4月12日,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委托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召集部分環保企業進行座談,了解企業運行狀況,未來不排除有新的政策出臺。
“我們相信最困難的時間已經過去。”這是某民營環保上市公司副總在座談會上的表態。但即使看到了希望,但問題還遠未到解決的時候。如果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應收賬款以及民營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無法獲得與國企同等待遇等問題不能解決,民營環保上市公司與國資的聯姻未來可能仍是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2019年3月21日,啟迪桑德(000826)發布公告,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中國雄安集團有限公司、清華大學、清華控股有限公司及啟迪控股于2019年3月20日簽署《合作框架協議》,五方同意本次合作后雄安集團或雄安新區管委會控股的基金與清華控股并列成為啟迪控股第一大股東。
民營上市環保企業(ye)與國資(zi)的(de)故事未來(lai)還將繼續......
免責聲明:

本文所有信息均由企業自主披露,相關數據由數家相關機構提供,所有版權仍屬于源數據提供機構。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本文任何信息、資料和數據對您本人、公司、組織、商業協會所產生的任何損失由您自身承擔。如有疑義,請聯系Email: wangwei@caepi.org.cn。信息來源:Wind、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
網站鏈接://mp.weixin.qq.com/s/aEZzgFNC0Luy9ZOhz4GH8A
Copyright 2021 FPI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所展示技術參數等數據具體以實際產品說明書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