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試點建“海綿城市”讓市民不再“看海”
發布(bu)時間:2018-05-22
來源:
瀏覽量:3172
夏季逢暴雨必澇是困擾安徽省城市的難題。不過,這種尷尬的局面在黨的十八大以后,得到了較明顯的改觀。伴隨著“海綿城市”理念的逐步深入,安徽省未來的城市建設中,排水防澇系統建設將不再以“修大管子”為主,而是讓雨水就近被吸收。除了綠地、公園,包括道路、廣場、公共建筑、住宅小區等在內的建筑都要像“海綿”一樣會“呼吸”雨水。
所謂“海綿城市”,就是指城市要像海綿一樣,遇到雨水時把它們吸納起來,缺水的時候再吐出來利用。建設海綿城市要求城市有更多的海綿體,包括河、湖、池塘等天然水系,特殊的規劃設計讓城市中的綠地、花園、道路、房屋、廣場成為滯留雨水的綠色設施。屆時,整個城市將建立“滲、蓄、滯、用、排”等多種生態化技術的新型城市雨水處理系統,將80%左右的雨水留住。
目前,安徽省已全面啟動海綿城市建設,按照要求,到今年底,城市內澇積水點基本得到解決。到2020年,所有城市及60%以上的縣城區基本達到海綿城市建設標準要求。
作為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市,池州市已在城市水環境、園林綠地、道路交通、建筑小區以及保障體系等方面取得進展。合肥、亳州、蚌埠、滁州、蕪湖、宣城、銅陵、安慶、黃山等9個省試點城市及蕪湖縣、南陵縣、涇縣、潛山縣、全椒縣、宿松縣等6個試點項目先行先試,省財政統籌安排1.04億元專項補助資金。
實施“四大工程”整治內澇
根據要求,安徽省試點城市要突破傳統的“以排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以建筑與小區、綠地與廣場、城市道路、城市水系等城市基礎設施作為載體,通過多種生態化技術,構建城市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通過探索構建城市雨水開發體系,根治城市內澇頑疾。城市建設將強調優先利用植草溝、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等“綠色”措施來組織排水,以“慢排緩釋”和“源頭分散”控制為主要規劃設計理念。海綿城市建成后,降雨時能就地或就近吸收、存蓄、滲透、凈化雨水,補充地下水、調節水循環;干旱缺水時,再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加以利用。
與此同時,安徽省還將落實城市排水防澇三年行動的各項安排,加快推進排水管渠、排澇泵站、雨洪行泄和調蓄、雨水滲透等“四大工程”,并利用,基本完成群眾反映強烈的城市易澇點整治。新建、改造排水管網2000公里,城市建成區5%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
合肥雨水調蓄池初見功效
合肥歷史上是一個遭受洪水災害較頻繁的城市,也是全國31個重點防洪城市之一。不少市民至今還記得2010年的暴雨之痛,城區降雨達100毫米,老城區市府廣場、阜南路等多處積水;當涂路、張洼路等多處下穿橋淹沒水底……
去年夏天,一場罕見的持續強降雨襲擊安徽省,多個城市“看海”時,合肥主城尤其是老城區相對淡定。
建設“海綿城市”便是合肥告別內澇的原因之一。據悉,合肥市利用城市公園綠地地下空間,相繼建成杏花、逍遙津等雨水調蓄池。這些雨水調蓄池去年初見功效,增強了城市抗澇能力。十三五期間,合肥市還計劃新建調蓄設施48座,可容納361個標準游泳池的雨水調蓄池,規劃建設城市綜合管廊約150公里。
此外,合肥近年也在大面積建設森林綠地,最大限度恢復城市土地自然生態肌理;大規模建設人工湖,在河流下游和城郊接合部建設濕地。目前,合肥城區有天鵝湖、方興湖、翡翠湖、柏堰湖、少荃湖等多個人工湖泊,并建設了巢湖沿岸生態濕地、濱湖森林濕地公園、蜀山柏堰湖濕地、董鋪水庫生態濕地、大房郢水庫濕地等大量人工濕地。(來源:安徽商報 姜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