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视频iOS

股票代碼:SZ.300203
EN
聚光

回到頂部

《安徽省“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出爐 科研投入占GDP達2.5%
聚光 發布時間(jian):2017-11-25 聚光 來源(yuan): 聚光 瀏覽量:1383
  11月22日,安徽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安徽省“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已正式發布。根據《規劃》,到2020年,R&D(科技研發)投入占GDP比例力爭達到2.5%、發明專利授權量15000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0件/萬人、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力爭達到 50%、高新技術企業數力爭達到5000家。

  2020年科技研發投入占GDP比例力爭達2.5%

  據了(le)解,規劃內容由兩(liang)個(ge)部(bu)分(fen)組成,規劃文本(ben)和(he)附件部(bu)分(fen)。其(qi)中規劃文本(ben)分(fen)4部(bu)分(fen),第(di)(di)一部(bu)分(fen)總結“十(shi)二(er)五(wu)”科技(ji)發(fa)展(zhan)成就,分(fen)析“十(shi)三五(wu)”時期科技(ji)創新發(fa)展(zhan)面臨的重(zhong)(zhong)大機遇和(he)挑戰(zhan);第(di)(di)二(er)部(bu)分(fen)提出了(le)“十(shi)三五(wu)”時期科技(ji)發(fa)展(zhan)的指導思想(xiang)、基本(ben)原則和(he)發(fa)展(zhan)目標;第(di)(di)三部(bu)分(fen)是(shi)五(wu)大重(zhong)(zhong)點任務,分(fen)別對應(ying)“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xiang)”的五(wu)大發(fa)展(zhan)理念;第(di)(di)四部(bu)分(fen)是(shi)規劃實施的保障(zhang)措施。附件包含19個(ge)重(zhong)(zhong)大專項、51個(ge)優(you)先主題。

  我省將堅持“創新改革、統籌協調,聚焦產業、優化升級,開放共享、合作共贏,依法治理、包容創新”的基本原則,到2020年將實現10個預期指標:R&D投入占GDP比例力爭達到2.5(%)、發明專利授權量15000(件)、PCT專利申請量300(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0(件 /萬人)、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力爭達到50(%)、高新技術企業數力爭達到5000(家)、規上工業企業建研發機構比例40(%)、技術合同交易額260(億元)、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比例10(%),科技進步貢獻率60(%)。
  我省將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 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根據《規劃》,我省將遵循科技集聚和培育規律,堅持創新改革示范引領,以合蕪蚌為依托,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通過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創新改革試驗,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科技創新改革試驗成果,以創新改革引領驅動發展。
  我省將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產業創新中心,以中科大、合肥物質院的大科學裝置群為基礎,整合相關創新資源,集聚一流人才,培育原創性成果,提升我省戰略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創新水平和輻射力。加強研發創新平臺建設,在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科技成果轉化、金融服務自主創新、培育集聚人才、開放合作等方面取得突破。強化高校院所科技創新基礎作用,支持戰略關鍵前沿技術研究,積極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和建設產業創新中心。
  同時,將建設合蕪蚌自主創新示范區,充分發揮合蕪蚌基礎條件和先行先試優勢,推進創新政策落實和推廣,加強新興產業基地建設,探索建立產業創新中心和創新平臺,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到2020年,合蕪蚌地區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創新創業環境日益完善;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3%以上,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5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60%以上,基本形成現代產業體系。
  我省還將完善科技創新政策體系,發揮創新型省份建設“1+6+2”政策引導作用,進一步落實支持企業創新的普惠性政策,構建符合科技經濟發展規律的創新政策體系。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開展科技計劃管理改革、科技項目資金管理改革、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等,建立公開統一的省級科技管理平臺,構建布局合理、定位清晰的省級科技計劃體系。
  我省將構建科技創新協調發展新格局 加快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
  圍繞區域創新資源特點,我省將堅持創新協調發展,推進企業主導的產學研協同創新,發揮金融創新對科技創新的助推作用,提升科技、產業和金融融合發展水平;加強共性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加大對產業創新支持力度,提高創新資源配置市場化程度,增強區域創新活力和動力,構建全省創新協調發展新格局。
  我省將拓展區域創新發展空間,加快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支持皖北地區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的文化創意、生態旅游等新業態發展,促進皖西大別山片區特色支柱產業發展。
  同時,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增強中央駐皖和省屬高校院所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進一步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加速創新資源要素流動。加強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改革財政科技投入方式,擴大創新創業投資規模,培育和發展服務科技創新的金融服務機構,推動具備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上市融資。到2020年,科技型企業在滬深交易所公開上市150家以上,在新三板掛牌500家以上。
  此外,協調推進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圍繞新興產業,組建行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加強大型儀器設備協作網等通用性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到2020年,國家級創新平臺達160家。新建新型顯示、集成電路、機器人、智能家電、智能裝備等一批重點行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
  我省將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 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
  根據《規劃》,圍繞產業提質增效需求,依靠科技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邁向中高端,促進產業低碳化集約化綠色發展。推進重大新興產業基地、重大新興產業工程、重大新興產業專項和建設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三重一創”建設。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全面構建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先進制造業為主導、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現代農業為基礎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融合發展,推進我省高新技術產業做大做強。
  我省將發揮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發揮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技術創新主導作用,加大中小企業創新人才高端平臺建設和政策激勵力度,支持企業牽頭實施省科技重大專項和各類科技計劃項目。到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40%,高新技術企業數力爭達5000 家,創新型企業試點規模進一步擴大。
  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基地創新能力建設,組織實施科技重大專項,突破產業核心技術瓶頸。推動大數據處理應用中心和基地建設。到2020年,建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高端裝備、智能語音等一批產值千億元以上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力爭達50%。
  優化升級傳統產業,開展高新技術強基行動,加強科技攻關,推動產品升級換代。提升傳統產業技術水平和比較優勢,推動落后產能淘汰。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傳統制造模式變革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進農業綠色轉型發展,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加快發展科技服務業,推進制造業與科技服務業深度融合,推動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支持建設一批服務專業化、功能社會化、組織網絡化、運行規范化的技術轉移服務機構。
  推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基地建設,增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集聚要素能力,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在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匯聚。加強高新技術產業特色基地建設和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六是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專利、商標、技術標準、名牌等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
  我省將提升科技創新開放發展水平 主動參與全球研發分工
  我省將加大創新開放合作,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搶抓創新資源在全球范圍內流動組合機遇,主動參與全球研發分工,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加快構建開放式創新體系,提升我省優勢產業國際競爭力。
  我省將主動參與全球研發分工,進一步加強國際科技合作,加快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在更高起點上推進自主創新。建設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示范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和國際創新園,支持我省企業主動參與全球產業協作和研發分工;加強省際區域創新合作,主動對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 等國家戰略,深化我省與長三角地區、中部地區、中關村示范區的科技合作交流,擴展新領域和新方式,推動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雙向流動;推動科技資源開放共享、互聯互通,推動省際之間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的開放互通,構建更加開放的技術成果轉移服務網絡。
  我省將促進科技創新成果惠及民生
  我省將發揮科技創新在推進創業服務、農業發展、精準扶貧和社會發展等方面支撐作用,大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推動科技創新資源和成果共享共用,增加民生福祉。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實施“江淮雙創匯”行動,支持依托高校院所、科技園區、產業基地、企業等建設眾創空間,進一步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動局面。到2020年,全省創建眾創空間300家,孵化器160家,在孵企業5000家,吸納就業人數10萬人以上;強化科技服務三農發展,加快科技成果在農業領域的推廣應用,帶動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提高新農村建設科技發展水平。實施科技扶貧、三區人才、振興皖北等專項計劃;推進社會發展科技惠民。圍繞社會發展重點領域開展科技攻關,構建科技惠民技術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推進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營造創新文化環境,提高全社會科學文化水平和科學素質。(轉自:儀器信息網)
Copyright 2021 FPI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所展示技術參數等數據具體以實際產品說明書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