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ji)本(ben)國策(ce),著(zhu)力(li)推進綠色(se)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2012年7月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jia)主席、中央軍委(wei)主席胡(hu)錦濤在(zai)省部級主要領(ling)導干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在(zai)談到推進生態文明(ming)建設時說(shuo)。
此(ci)次的(de)會議在外界看來,都普遍認為是在對(dui)未來經濟(ji)發展(zhan)的(de)前沿(yan)展(zhan)望,預示中國將進入“綠(lv)”時代。
發展綠色經(jing)濟對中(zhong)(zhong)國而言,還有一(yi)(yi)個不能不考(kao)慮的因素(su)就是我國是高碳(tan)為主的能源(yuan)結構,如何在綠色經(jing)濟的新一(yi)(yi)輪(lun)時(shi)代挑(tiao)戰過(guo)程中(zhong)(zhong),變劣(lie)勢(shi)(shi)為優勢(shi)(shi),走(zou)出困境(jing),這是對中(zhong)(zhong)國企業智慧(hui)的考(kao)驗。
可持續發(fa)展(zhan)的綠(lv)色(se)思(si)考
在全(quan)球(qiu)經(jing)濟(ji)日益復雜多變的情況下,一場(chang)以低碳經(jing)濟(ji)為(wei)主(zhu)題的綠色風(feng)暴(bao)正席卷全(quan)球(qiu),綠色經(jing)濟(ji)已成為(wei)各國占領國際(ji)市場(chang)新(xin)的制高(gao)點、主(zhu)導全(quan)球(qiu)價值鏈的全(quan)新(xin)王(wang)牌。
綠色(se)經濟(ji),初看(kan)似乎只是經濟(ji)專(zhuan)題里的(de)(de)一個分支,其實,綠色(se)這個概念已經滲透到經濟(ji)社會的(de)(de)方方面面。
“只有恰當的(de)并且(qie)具(ju)有戰(zhan)略(lve)優勢的(de)產業發展才能決勝(sheng)未來,國(guo)家(jia)戰(zhan)略(lve)至為重要,而國(guo)有企業是最為適合的(de)國(guo)家(jia)戰(zhan)略(lve)實施者。”南京(jing)財經大(da)學(xue)經濟學(xue)院副教(jiao)授顧(gu)學(xue)寧曾(ceng)說。
事實上,中央企業對于“綠(lv)”時代的到(dao)來其實并(bing)不陌生(sheng),并(bing)且一直在踐行(xing)著低碳理念,努(nu)力成為“綠(lv)色公民”。
“綠”時(shi)代又(you)有(you)了新(xin)含義,不(bu)僅是“新(xin)三年舊(jiu)三年縫縫補(bu)補(bu)又(you)三年”的節儉生活,更是在觀念上(shang)改變企業浪(lang)費的工作方(fang)式(shi)。
摒棄20世紀的傳統增長模式(shi)后,直接采用新(xin)的創新(xin)技術與(yu)創新(xin)機(ji)制,通過低碳經濟(ji)模式(shi)與(yu)低碳生產方式(shi),才(cai)能真正(zheng)實現(xian)企(qi)業的可持續(xu)發展。
寶鋼(gang)集團(tuan)有限(xian)公司依托(tuo)自身自主知識產權(quan),成為了國內(nei)首個利用熱態高(gao)爐(lu)熔(rong)(rong)渣(zha)生產礦渣(zha)棉的鋼(gang)鐵(tie)廢棄物再生利用企業(ye)。寶鋼(gang)每年產生1300萬噸高(gao)爐(lu)渣(zha),若以高(gao)爐(lu)熱態熔(rong)(rong)渣(zha)為原料直接生產礦棉,這種廢棄物的再生利用附加(jia)值將增長數(shu)十倍。
據(ju)了解,寶鋼礦棉公司寧波鋼鐵(tie)高(gao)爐(lu)(lu)熔渣生(sheng)產(chan)礦棉中(zhong)試(shi)項(xiang)目將在年內(nei)啟動,建設年產(chan)2萬噸粒狀(zhuang)棉中(zhong)試(shi)生(sheng)產(chan)線,實現熱態(tai)高(gao)爐(lu)(lu)熔渣生(sheng)產(chan)礦棉的(de)產(chan)業化(hua)運(yun)作和規模化(hua)發展(zhan),成(cheng)為(wei)提(ti)供綠色、節能、環保、高(gao)性價比的(de)熱態(tai)熔渣新型材料產(chan)品、工(gong)藝技術、設備(bei)集成(cheng)的(de)系統(tong)方案供應商(shang)。
過去各(ge)國(guo)(guo)都在瘋狂地發展工業,不(bu)(bu)斷積累GDP,促(cu)使很多國(guo)(guo)家(jia)的GDP在較短(duan)時間內增長迅速,但今天不(bu)(bu)得(de)不(bu)(bu)付出高昂的代價來(lai)迎接低(di)碳經(jing)濟的到來(lai),要實現(xian)(xian)綠色經(jing)濟最終都要實現(xian)(xian)產業升級。
在(zai)20多年的跨(kua)越發展(zhan)中,神華集團(tuan)公司形成(cheng)了(le)集煤(mei)炭、電力、鐵路、港口、航運以及煤(mei)制(zhi)油化工一體(ti)化的經營模式,各板塊在(zai)節能環保(bao)、低碳發展(zhan)方面形成(cheng)了(le)各自的特色(se)(se),煤(mei)炭企業(ye)建(jian)設“綠(lv)色(se)(se)礦山”,電力企業(ye)建(jian)設“環保(bao)電廠(chang)”,路港航運輸企業(ye)建(jian)設“綠(lv)色(se)(se)大通(tong)道”,煤(mei)制(zhi)油化工企業(ye)建(jian)設“潔凈煤(mei)工廠(chang)”,打造(zao)了(le)獨具特色(se)(se)的神華循(xun)環經濟(ji)模式。
事實(shi)證明,發(fa)展低碳經濟(ji)順應(ying)了世界經濟(ji)發(fa)展的趨勢,符(fu)合人類賴以生(sheng)存的要求,是產業升(sheng)級的必(bi)然結果,并且符(fu)合可(ke)持續發(fa)展的戰略選擇(ze)。
來源(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