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將研究制訂起草《生態環境監測條例》,并通過六部委聯合開展的生態環境監測技術大比武,提高各級各類機構的業務能力和技術水平。”在生態環境部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監測司司長柏仇勇回應了如何加強對社會監測機構監管的問題。記者了解到,這份正在醞釀中的《生態環境監測條例》將明確各級各類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的權利與義務,進一步強化其法律責任。
針對生態環境部透露出的“既培育好監測市場,又規范好監測市場”的政策導向,環境監測行業企業有何反應?
面對持續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監督檢查專項行動,環境監測機構、排污單位、運維機構分別如何應對?
江蘇響水特大爆炸事故后引發的應急監測改進需求、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帶來的陸海監測網絡重新整合,市場對這一系列敏感信息會做出哪些反應?
記者日前進行了深入(ru)采訪。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孫越
水環境監測行業迎來利好
未來大江大河流域需要得到全面、有效保護,都面臨入河(湖、庫)排污口監測、流域水環境質量監測預警等問題。
“到2022年,環境監測的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000億元大關。”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孫越對未來環境監測設備的銷售增速表示樂觀。據他分析,水環境質量監測空間最大,有望出現井噴式增長。
據了解,環境監測市場集中度已超過40%。根據2018年的統計數據,A股環境監測和設備類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的聚光科技去年營收總額約28億元,規模最大的前10家環境監測企業年營收接近150億元,也就是說目前整個環境監測市場在500億元-600億元之間。那么,從600億元到1000億元,每年業績增長30%以上的速率如何保持?
孫越分析說,從水環境監測領域來看就將開啟近500億元的市場規模。
首先,國家提出的長江大保護將促使一些地區集中在近兩三年內采取更多更大的行動,預計將帶動近百億元的環境監測、環境信息化市場增量。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還有黃河、珠江等大江大河需要得到全面、有效保護,都面臨入河(湖、庫)排污口監測、流域水環境質量監測預警等問題,新增的市界、縣界斷面水質監測需求也非常龐大。
其次,長江流域及渤海灣的河長制水質監測網絡正在深化布局,而按照國標法建設的小型水質自動監測站成本約高于大氣網格化微站兩倍多,預計也將帶來近200億元的市場增量;另外,黑臭水體治理及飲用水水源地建設的市場增量預計也會達到百億元規模。
除此之外,孫越補充道,隨著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縱深推進,以改善環境質量為目標的精細化監管將拓展環境監測市場的新空間。比如工業園區在目前的排口監測基礎上還將增加園區雨水管道的在線監測以及附近河道的小型水質自動監測站建設,以防園區企業以任何方式向地表水排污。而對于城鎮污水處理廠,則有可能在資源環境價格機制改革的影響下,對所有工業排污納管或提升泵加裝在線監測設施,方便測算排污總量進行定價收費。
孫越說:“為對污水處理工藝進行二次保護,水質監測已成為一個重要的質量控制單元,一旦排污納管的在線監測發現有大幅超標的高濃度廢水進入,就可以迅速分流至預處理池,防止破壞后續治污系統。這一新增市場預計將帶來近百億元的增量。”
在大氣監測領域,孫越介紹,目前大氣網格化建設已深化至鄉村級,大氣環境監測已到了溯源及靶向治理(尤其是PM2.5和臭氧)攻堅戰的階段。早在此前,聚光科技已進行系列化自主開發,成功推出了PM2.5在線源解析系統和大氣光化學監測網。聚光科技的大氣顆粒物在線源解析系統重點監測分析PM2.5來源及貢獻,大氣光化學監測網則監測分析光化學反應全過程,研究臭氧的成因和VOC及氮氧化物的協同控制策略。孫越說,這是從質量濃度監測向化學成分監測的重大推進。“我們不滿足于單純的采集、監控空氣質量信息,而是基于監測結果,結合氣象條件、二次化學反應機理等建模分析,快速輸出精細化的源解析結果、重污染預測預報,為分區域、分行業、分時段的精準減排提供技術支持。”在市場推廣上,也會與常規網格化氣站一樣,建立國家、省、市、區四級聯動體系,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面對亟待開發的土壤監測領域,聚光科技已推出手持式X熒光土壤重金屬分析儀,突破了土壤監測成本高、周期長的瓶頸,讓土壤現場采樣及現場監測成為可能。聚光科技已在研發利用快速識別污染元素和定位污染區域、直接繪制污染地塊三維地圖的技術,實現后將大大縮短實驗室分析消解時間,節約了資金。
監測數據真實準確是運維機構生命線
“人防技防”的聯合平臺,保證監測數據真實準確。
對于環境監測行業,與監測設備需求旺盛、利好不斷形成對比的是運維機構的如履薄冰和對劣幣驅逐良幣的擔心。自從環境監測服務市場開放后,一度出現大量良莠不齊的監測機構涌入,信用體系的缺失、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體系的不完善導致監測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難以保證等問題。在生態環境部聯合相關部門對12個省、109家機構進行的檢查中,就有10家機構因涉嫌數據弄虛作假或數據失實受到懲處。
面對監測運營業務利潤低、壓力大、風險高的形勢,包括一部分知名上市公司在內的企業都在不斷縮減運營規模,甚至早就放棄了污染源在線監測運維業務。而對于已形成“測、管、治”一體化服務布局的聚光科技,在全國范圍內運營的監測設備多達7000余套。面對這樣現狀,聚光研發人機聯控系統,通過“人防+技防”的聯合平臺,亮出了聚光科技始終堅持保證監測數據真實準確的底氣。
人防即“四級風險防控體系”。“我們把是否出現違法犯罪、違規違紀、考核扣分三種行為和客戶滿意度作為衡量運營人員的標準,公司內部為此還成立專門的督察組織。”值得注意的是,客戶滿意度排在了最后。“對于要求在監測數據上弄虛作假的客戶,我們的態度是非常堅決的,因為優先級最高的是環境監測數據真準全。”
“技防”即人機聯動,利用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保證環境監測數據的真準全。
此前,聚光科技還帶頭簽署了《環境監測行業自律公約》,領導環境監測機構創建專業、先進的運維質量管理體系和法務保障體系。
對于未來,孫越充滿信心。他表示,近年來,企業的環保理念和法治意識不斷提升,中央生態環保督察與各種專項督查的高壓性、常態化,促使地方政府與工業企業不斷加大環境監測投入力度,而環境監測垂改帶來了監測權上收,有望解決過去存在的權責不清、地方保護主義嚴重、跨區域環境問題解決機制難以實施等問題,打破制約環境監測行業發展的壁壘。“企業自行申報污染排放量后,認定優先順序為自動在線監測數據、企業自行監測數據、產排污系數或者物料衡算法產生的數據。”他認為,環境保護稅法、排污許可制度的出臺,更加強調企業主體責任,利好環境監測企業發展。
技術密集型行業持續研發新技術
每年投入研發的經費保持在6個-8個百分點,在快速響應和對預測開發方面有準備。
儀器儀表行業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產業,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聚光科技不斷致力于新技術研究和新產品開發。“我們擁有400多人的研發隊伍,完善的研發體系,每年都能推出全新的產品,在這個行業中,國內少有企業能做到。”孫越告訴記者,公司每年投入研發的經費保持在6個-8個百分點,隨著業績的穩定增長,研發經費絕對值不斷提升。
早在2003年,聚光就成功研制出國內首創的“半導體激光在線氣體分析系統”,并在2004年推出LGA系列半導體激光氣體分析產品,進入鋼鐵工業過程氣體分析領域。2010年,聚光自主研發的Mars-400正式上市,這是我國首臺由中國企業獨立研發的便攜式離子阱氣質聯用儀。因為技術難度大,此前在國內質譜儀市場上一直鮮有中國企業的身影。如今,聚光科技的激光產品市場占有率達95%,占世界首位。去年海外市場規模約9800萬元人民幣,集中在日本、印度等國。
→在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水質監測人員通過Mars-400設備精準監測水質各項指標,爭取為生態環境部門和監測實驗室提供標準計量和質量管理技術服務,為污染治理和環境質量改善提供技術支持。聚光科技供圖
除了專注于產品技術研發,公司創始人及管理層對重大事件需求的快速響應和預測開發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比如,江蘇響水特大爆炸事故后引發了政府、企業、公眾對于應急監測改進的迫切需求,而聚光科技已設計出自動切換排放量程和應急量程的“雙量程”污染源在線監測設備,解決了因高濃度污染物超出監測量程而導致的突發環境事件發現處置滯后問題。而隨著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的啟動,海洋高氯離子濃度下COD測定不準的問題進入研究視野,而聚光科技早有對策,開發的堿性高錳酸鹽指數設備和抗高氯的流路設計,能有效消除氯離子干擾和影響。
來源: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