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视频iOS

股票代碼:SZ.300203
EN
聚光

回到頂部

高度聚焦、創新人才、運營機制是環保企業的三大制勝法寶
聚光 發布時間(jian):2019-06-12 聚光 來(lai)源: 聚光 瀏覽量:2799

  主(zhu)持人(ren):據了解中科光電擁有國內(nei)頂尖的技術(shu)專(zhuan)家與科研創新團隊,您能談談相關情況嗎?

  萬學平:關于科技(ji)創(chuang)新,我(wo)有幾個方面的體會。第一,要“聚焦”。高度聚焦一個行業、一個細分市(shi)場上。中科光電的聚焦核心是在大氣環境立體監測技(ji)術(shu)、產品和應用上,堅持(chi)以(yi)此為創(chuang)新主干再往外(wai)延伸,這(zhe)條(tiao)路才(cai)能走很(hen)遠。
 
  第二,創新人才要充足。創新理念要靠有創新能力的隊伍實現。中科光電在人才隊伍上有先天優勢,本身是由中科院安光所劉文清院士專家團隊發起成立的,除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外,有國家千人計劃人才2名,863領域專家2人。從事技術研究、產品開發與工程應用的研究員、高級工程師、技術員超過50人,65%以上為碩士、博士學歷。在非常多的技術沉淀的基礎上,我們特別重視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在社會上廣泛吸收專業人才。因為近年來環境監測技術應用領域的發展日新月異,應用需要多學科人才的配合,包括大氣科學、大氣化學、大氣物理、大氣遙感等,我們把這些人才綜合起來,才會做的更有深度。

  第三,好的運營機制。好的隊伍缺乏好的運營機制保障就無法高效率、高質量的產出。作為聚光科技旗下控股的子公司,秉承了聚光的運營體制,這種傳承對我們的創新質量起到了很好的保證作用。


  主持人(ren):關于環(huan)保產(chan)業人(ren)才流動性大,吸(xi)引(yin)力相對較低(di)等(deng)問題,您有(you)哪些(xie)體會和變化?

  萬學平:我認為這些現象與整個環保行業所處的發展階段有一定關系。比如環境監測分析儀器行業里,原來是散點狀態,集中度不高,隨著集中度越來越高,我相信人才流動會放緩,更好的更穩定的平臺對人才更有吸引力,才能給予個人綜合性的成長。

  主持人:這次參加中國國際環保展,中科光電帶來什么新產品新技術,有哪些亮點?

  萬學平:中科光電在大氣環境遙感監測技術研究、產品開發與集成應用的戰略方向上,每年不斷分析總結,都會推出新的產品和應用。近年來,大氣污染防治形勢變化較快,從“大氣十條”的制定、實施、完成到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提出,特別是要打贏藍天保衛戰,各地、各區域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不斷升級,這個過程中,作為企業就會感受到需求的微妙變化。最新的體會是,如何把環境監測和環境執法、環境監管打通,讓監測成果直接為空氣質量達標和大氣環境改善提供有效的支撐和服務,這是目前比較活躍的需求。

  從產品角度來看,過去是監測單一顆粒物的激光雷達,現在發展到可以監測多種污染物指標的激光雷達。原來只有氣溶膠技術,慢慢有了大氣臭氧探測激光雷達,今年又推出大氣顆粒物監測激光雷達(雙鏡微脈沖雷達)、大氣環境遙感監察執法車的技術與服務、風廓線雷達等,可能明年就有激光雷達在監測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上的應用。目前把多指標集成在一臺設備上困難比較大,因為關鍵的光源技術、監測技術還達不到要求,可能是單一指標或者一兩個指標的結合。劉院士有一句話,激光雷達未來總的發展方向是能夠探測任意路徑上的物理、化學參數,從大氣污染防治的角度來講,這項技術還是有比較廣的發展空間。

  第二,中科光電的產品結合不同應用場景和需求,產品類型也在不斷豐富。比如氣溶膠激光雷達,原來只有一款產品。現在針對國家空氣質量監測和評價體系需要,有很多類型的監測站,像超級站、顆粒物組分站、光化學成分站、區域輸送傳輸站等,針對這些不同的監測站,我們在產品配置、產品形式上不斷創新。

  第三,現在的監測儀器有小型化、便攜化的趨勢。小型化是把激光雷達慢慢的傳感器化,這是未來很重要的發展方向。比如我們這次參展的小型激光雷達,除了傳統測氣溶膠的功能外,還集成了視頻技術、無線傳輸和云計算技術,能與其他監測參數快速融合聯用的技術,使之成為智能設備。未來,我們要把光學技術和物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更好地結合起來,使監測儀器專業化提高同時增強智能化。

來源:中國環境報
Copyright 2021 FPI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所展示技術參數等數據具體以實際產品說明書為準。